中共天水市麦积区委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2月2日区委常委会议通过)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省委十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市委六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为主基调,紧扣市、区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按照“一枢纽、一中心、四高地”的总体发展构想,全力实施“3341”项目工程,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优化产业结构,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统筹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6%,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限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6.5%、17%,人口自增率控制在7‰以内。
一、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1)不断加强合作交流。认真落实《天水市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主动加强与关中地区县市区的联系交往,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启动实施利桥至凤县张家寨公路建设,建成党川至两当太阳乡公路,着力构建与关中地区交通对接、工业协作、旅游联合、商贸流通联动机制,全力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步伐。扩大对外开放,注重加强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等领域同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承接项目、资金、产业转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好发展格局,全力把麦积区打造成开放开发高地。
(2)全力抓好项目工作。抢抓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支持甘肃发展、实施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以及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等政策机遇,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全面实施“3341”项目工程,加大赴省进京争取项目工作力度,精心谋划论证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力争2013年争取项目200个以上,到位资金12亿元以上。坚持实施“大项目”战略,积极组团参加各类大型招商活动,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和推介洽谈活动,千方百计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力争2013年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20个以上,到位资金40亿元以上,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3)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加强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积极开展水利改革试点,鼓励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进一步深化中小企业改革,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妥善处理好各种遗留问题。健全完善各级政务大厅规范化管理制度,简化办事程序和流程,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从严查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
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4)培育壮大工业产业集群。以打造区域工业集群发展高地为目标,牢固树立区域大工业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经常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开展座谈交流,热情主动地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服务保障社棠工业园建设,为市列重点工业项目有序推进创造良好条件。用好扶持工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培育壮大星火、锻压、风动等优势骨干企业,加快实施工业企业在建技改项目,支持骨干企业上市融资,着力提升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加快东柯河工业园区建设,完成西北永新管材、祁连山三鑫商砼等企业入园建设,抓好天祥水泥公司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汉辅纸业一期技改、天水燎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等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三阳川循环经济园规划编制,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强化项目履约监管力度,促进建成企业达产达标,做大做强园区经济。认真抓好区属已改制企业的“回头看”工作,盘活存量资产,激发企业活力。全面落实扶持非公经济发展优惠政策,提高非公经济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5)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以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高地为目标,以培育壮大富民增收区域首位产业为重点,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科学发展示范点创建为抓手,全面实施颖川河流域河谷川道城乡一体化改造、美丽乡村示范点(片、带)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培育、科技增粮、颖川河西山流域林畜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区创建、颖川河流域翠山梁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创建、中小河流域百里堤防建设、果树建园及提质增效、肉牛产业大区创建、万名农民工培训等农业十大工程,新建14个农业和农村工作科学发展示范点,新建果品基地8.2万亩,新增设施蔬菜2100亩,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不断发展壮大果品、蔬菜、畜牧等优势产业。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切实抓好旱作农业、安全饮水、巩固退耕还林、农村沼气等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大力扶持和引进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重点龙头企业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个。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不断扩大劳务组织化输转规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继续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契机,全力实施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认真落实“八个全覆盖”和“五件实事”,大力实施“1123”农民增收工程,全力抓好42个“双联”示范点建设,全面完成全年双联惠农贷款任务,不断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步伐。
(6)繁荣发展商贸流通业。以打造陇东南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不断促进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加快甘泉物流园区建设,全力做好卷烟配送中心服务保障,配合完成省交通厅公路运输服务中心物流项目的规划、可研、环评等前期工作,启动建设花牛苹果产业园仓储及农资交易区项目,大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物流项目入园建设。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农超对接”等工程,全面加快商贸物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桥南商贸城等7个续建项目,启动建设天水菜篮子配送中心等4个新建项目,完成财富阳光二期等5个市场建设,启动实施滨河饭店改扩建等项目,改造和新建乡镇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城区大型商贸中心,进一步畅通物流渠道,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7)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打造文化旅游发展高地为目标,抢抓建设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示范区有利机遇,积极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启动中华始祖文化园总体规划、麦积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开发性规划编制,加强与关中地区旅游产业的对接,联手打造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形成跨区域特色旅游经济圈。加快麦积山温泉度假酒店改扩建、浩域天城、地质宾馆等项目建设进度,大力推进颖川河流域旅游综合开发、宝天高速公路沿线百里生态风情旅游线等项目,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推进“农家乐”提升改造,建成星级“农家乐”示范点50个,不断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档次,拓展旅游业发展领域。年接待旅游人数500万人次以上,创旅游综合收入24亿元以上。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8)全力加快城市开发建设。以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区为目标,加快城市开发建设,加快马跑泉公园提升改造、渭河城区段防洪及环境治理工程、保障性住房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区种子公司、天河南路等片区开发改造,加快颖川河东柯河新区综合开发,不断完善城乡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位。抢抓全省创建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和补偿试验区的机遇,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平安、宁静、生态五大工程,抓好天保二期、三北五期、国家生态公益林、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加快美丽麦积建设。切实加快城市社区市场改造、城区环卫设施改造、公厕建设、小巷道整治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步伐。
(9)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三城联创”,继续加大“一城两线三河”综合治理力度,强化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切实规范城乡交通秩序,加强犬只豢养管理,维护公共环境卫生。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加强日常巡查管理,集中整治城市“八乱”现象,提高城区环境卫生清扫保洁质量。抓好“一河两岸三桥”绿化、亮化、美化工作,严厉查处城区、城郊区、风景区等重点区域的违规违章建筑,不断美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扎实开展卦台山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彻底关闭卦台山周边砖厂,恢复绿色生态。
(10)扎实推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抓好琥珀罗家村至东岔牛背百里城乡一体化示范长廊和麦贾公路、庄天公路、宝天高速公路沿线三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乡镇街区改造、市场建设、道路硬化、新农宅建设为重点,科学规划,选准项目,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小城镇开发建设,重点实施好三岔吴砦古城保护、党川马坪村生态移民搬迁、东岔镇富家滩旧街区改造提升等项目,加快花牛镇白崖村、社棠镇社棠村等城中村改造和社棠石岭村搬迁等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元龙石家湾新农村、花牛高集村易地搬迁、甘泉国家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示范项目和马跑泉吴家崖、慕滩、甘泉峡门、道北吕家村等城中村改造,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以抓好省、市新农村试点村建设为重点,加快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深入推进“三清五改”、新农宅建设和产业开发,加快东片乡镇西坪生活垃圾处理场和中滩垃圾填埋处理场工程进度,力争在村容整治、产业开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